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莊嚴宣告: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,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,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。脫貧摘帽不是終點,而是新生活、新奮斗的起點。自治區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徐海寧表示,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、廣度、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,“鄉村振興系統責任重大、使命光榮。我們將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,從加強隊伍建設入手,保障機構平穩運行,推動各項工作有序推進。”
徐海寧說,在黨史學習教育中,全區鄉村振興系統開展了“學理論強黨性、學政策強素質、學法紀強作風、擔使命創佳績”活動。嚴格落實“四個不摘”要求,做好各級鄉村振興機構職能調整優化。協調自治區部門出臺政策36項,新政策出臺前繼續執行原有政策。向28個重點鄉鎮選派專職副書記,向脫貧村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村(社區)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3675名,充實基層工作力量。加強日常調研督導,優化完善考核評估內容方式,實現思想不亂、工作不斷、隊伍不散、干勁不減。
建立查損補失、查漏補缺、查短補齊、查弱補強“四查四補”常態化機制,鞏固“兩不愁三保障”成果,輟學和危房問題動態清零,脫貧人口實現基本醫療保險、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全覆蓋,全區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%,脫貧地區普及率達到99%。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,細化了監測標準,規范了監測對象納入與風險消除程序,完善了預防性措施和幫扶舉措,已有81.7%的監測戶消除了風險。
自治區鄉村振興局牽頭實施百萬移民致富提升行動,建立班子成員包抓地市、業務處室包抓縣村的工作機制,加強基層調研指導,幫助解決問題。全面排查移民安置區的短板弱項,突出產業就業幫扶、配套基礎設施、改善公共服務、整治人居環境、健全保障體系、推進文明建設6個重點,扎實開展“9+1”專項提升,逐村拉出問題清單,逐項研究解決措施,逐年列出實施計劃,有序推進百萬移民致富提升行動。同時,投入鄉村振興財政資金63.1億元,支持5個國家重點幫扶縣、4個自治區重點幫扶縣、3個移民重點縣、261個重點移民村(社區),支持吳忠市紅寺堡區創建全國易地搬遷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區,協同推進城鄉居民收入、基礎教育質量、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動,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。
按照“由政府主導向發揮市場主體作用轉變、單向援助向雙向互動轉變、扶貧協作向全面合作轉變”的新要求,召開深化閩寧協作交流座談會和閩寧協作第25次聯席會議,調整優化“9+1”縣(區)結對關系,制定《關于深化新發展階段閩寧協作工作的意見》,簽署《福建省寧夏回族自治區“十四五”東西部協作框架協議》,互派掛職干部,加強人才交流,向福建省輸出脫貧勞動力2445人,推進產業合作,開展消費幫扶11.8億元,簽訂經貿合作項目37個、總投資112億元。
“下一步,我們將對標對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、政府決策部署,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統領,從嚴落實‘四個不摘’要求,深入實施‘四大提升行動’,扎實推進各項責任落實、政策落實、工作落實,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”徐海寧表示。(記者 張瑛)